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科技赋能助农发展 沈阳农交中心全力打造“四型”农村产权交易机构
发布时间:2024-01-12 浏览量:16751
近年来,沈阳农交中心积极贯彻盛京金控集团战略部署,坚持公益性为主、服务“三农”原则,在全面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市场建设、助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业产业振兴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作为沈阳市国有金融资本集聚平台,盛京金控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内部协同作用,积极助推农交中心与盛京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创新金融服务工具;发挥盛京征信技术优势,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村产权交易系统;与农投公司业务联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助力农交中心延长服务链条。
2024年1月10日,《农民日报》头版刊发《聚要素 活市场 惠农民——辽宁沈阳农交中心全力打造“四型”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对沈阳农交中心的成功经验进行宣传推广。全文如下:
聚要素 活市场 惠农民
——辽宁沈阳农交中心全力打造“四型”农村产权交易机构
林蛙是东北原生态特色产品,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是其产地之一。2023年11月,桓仁县二道沟村在沈阳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沈阳农交中心)挂牌交易的15个林蛙塘项目全部成交,为村集体带来直接收益79.34万元,其中12个项目实现溢价,即增加收益63.22万元。
像这样的交易在沈阳农交中心几乎每天都在发生。2023年该中心完成交易项目5706宗,成交金额4.3亿元,流转土地面积17.3万亩,为村集体等增加收入5953万元。2020年以来,农交中心累计完成各类产权交易1.2万余宗,成交金额11.5亿元;交易服务覆盖全省14个市、58个县、612个乡镇。
坚持公益性为主、服务三农的原则,近年来沈阳农交中心全力打造“责任型”“合规型”“创新型”“自立型”的“四型”农村产权交易机构,走出一条依靠市场独立生存发展的路径。近日,记者走进沈阳农交中心,探究其背后的发展秘诀。
谋而后动 用制度夯实发展地基
沈阳农交中心是盛京金控集团旗下沈交所集团的子公司。作为沈阳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组建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之一,盛京金控拥有一级子公司20家,业务涵盖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融资担保、资产管理、企业征信、要素交易市场等多个板块。
一家资产总额上百亿元的大型国企,该如何运营金额小、数量大、利润薄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在创始之初,集团就确立了公益性为主、独立生存发展的可持续道路。一方面,作为国有平台,始终把站稳服务三农立场,保持公益底色作为根本。另一方面,只有实现独立生存,才能持续为农服务。这就要求农交中心要建立一套市场化管理运行机制。”盛京金控集团董事长徐东表示。
在具体制度设计上,沈交所集团帮助农交中心实现公司治理现代化和规范化。在保证农交中心准公益性质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协助其建立“三会一层”的科学治理结构,即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明确各方的权责和职能,实现有效的制衡和协调。“这种结构设计既保障了农交中心的规范发展,又保障了其创新活力,为其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激发了其发展潜力和动力。”沈交所集团总经理王曙光介绍。
防风险提质量,沈阳农交中心不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岗位隔离制度,实现了项目信息与业务流的精准匹配,防止了“跑风漏气”导致围串标;建立项目联审制度,实现项目审核流水作业,提高了审核准确性,避免了带病交易;建立财务、资金管理制度,保障了交易资金安全,实现了应还交易保证金24小时内返还到账。目前沈阳农交中心已经建立了一套“1+5+N”交易规则体系,包括一个总规则、5项分类规则和N项交易细则。
沈阳农交中心总经理王洋介绍,2023年沈阳农交中心将制定服务标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已经编制完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机构建设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机构服务规范》两个辽宁省地方标准文本(草案稿),并上报省农业农村厅,正在推进专家论证工作。
背靠“大树” 发挥多板块协同效应
如何让流转到手的设施农业实现有效融资?让金融“活水”助力农业项目起步?沈阳农交中心与盛京金控集团参股的盛京银行协同,创新设施农业融资增信模式,有效赋予设施农业资产属性,破解设施农业“无证抵押”难题。首先,深度利用沈阳农交中心交易平台的交易数据,将农户手中的设施农业权属“数字化”。其次,将设施农业进行预约流转登记,增强涉农资产的变现能力,降低贷款风险。2023年以来,协同盛京银行为新民、辽中等地种植养殖户发放贷款300余万元,实现了设施农业“抵得了”“能流通”,将低成本资金精准滴灌普惠客户。
在王洋看来,沈阳农交中心之所以能顺利运行,与母公司盛京金控及沈交所集团的支撑密不可分。在集团的协调下,不同板块之间的资源互通,实现了协同效应最大化。
沈阳农交中心与盛京征信公司技术优势联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村产权交易系统,包含门户网站、管理系统、竞价系统和大数据统计驾驶舱等12个服务板块,实现了可持续、大融合、分布式的系统架构搭建。平台全流程线上交易,实现“交易可追溯,数据可查询”。
资源共享方面,沈交所集团将市场资源与农交中心共享,包括投资人数据库、业务渠道等,以帮助农交中心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业务量。同时向农交中心输送优秀人才,增强其人才队伍实力,在短期内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交易团队。
与投资板块中涉农业务联动,盛京金控集团以数智农业为抓手,利用集团投资的卫星遥感技术,为粮食等作物提供长势检测、测产、受灾查勘定损等方面技术服务,助力农交中心延长服务链条。
“在多方资源的共享共建下,目前沈阳农交中心已经成为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完全市场化的农村产权交易机构。”王洋说。
紧盯需求 创新延伸涉农服务
2021年7月,本溪市草河口镇正沟村756亩红松塔果采摘权转让项目在沈阳农村产权交易平台顺利成交,成为辽宁省首例林果“采摘权”交易项目。项目挂牌金额22万元,经过22轮激烈报价,最终以24.86万元成交,溢价金额2.86万元,溢价率达13%。林果由受让方自行看护,自行组织专业工人进行采收,林果采收后归受让方所有。
产权市场一直处于探索和创新引领的发展进程中,因此创新是交易机构生存发展的源泉。在做好土地经营权、林权等传统品类交易基础上,沈阳农交中心积极探索创新交易品类,采摘权正是其中代表。通过采摘权交易,将辽宁盛产的红松塔果、中药材等劳动密集型采摘服务和产品销售“打包”进场,一举解决果实采摘和产品销售两个难题。自去年以来,沈阳农交中心共交易27宗“采摘(收)权”类项目,包括红松塔果、药材、莲藕等,其中受村集体委托26宗、国有林场委托1宗,成交金额950万元,实现溢价162万元,平均溢价率20.56%。
“目前我们正在试验将林权‘采摘权’的交易模式移植到粮食交易上。如果成功,可有效促进粮食减损与农民增收。”王洋表示。
聚合各类要素,创新更多应用模式。保证金是意向受让方向农交中心交纳的用于保证其遵守交易规则、履行承诺的资金。但是每到春耕期,不少农户会同时参与多个项目的竞价,资金周转需求较大。如何解决保证金问题,推动交易顺利完成?沈阳农交中心在国内率先推出针对个人的保证金保险保单业务。可先由意向受让方自行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其余保证金用贷款解决,解决了个体农户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撬动土地流转面积1万余亩。沈阳农交中心以土地经营权交易结果数据和交易合同要件为基础,以二次流转服务为保障,配合建设银行推出了土地经营权流转贷,已授信放贷115万元,涉及耕地1.1万亩。
“沈阳农交中心将持续探索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模式,助力发展农村经济、助推乡村振兴。为其他地区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王洋信心满满地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焦宏 于险峰 裴逊奇)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郭立军
校对:李宏基
审核:何 鹏